bsports体育-多家西甲球队对克洛普感兴趣,利物浦或将失去主帅_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外号

admin 28 2024-07-19 17:27:38

  阿列克谢耶维奇:以一己之力书写人生最大的悲剧

  又是一年诺奖时。北京时间10月8日晚上7点,诺贝尔文学奖将于瑞典公布。全世界的文学爱好者都在猜测,这顶桂冠将会降临哪位大作家的头上。不过正如很多人所说,入围的前十位,无论谁获奖,他们都足以对得起这顶桂冠的荣誉。前十位作家有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村上春树、阿多尼斯,也有相对陌生的肯尼亚、叙利亚的大牌作家。

  搜狐读书特约采访了他们中译本著作的责任编辑,请责编们从文学的专业视角,结合诺奖的现实趋势,让大家抢先了解这些世界级的大作家作品与思想。

  

  阿列克谢耶维奇

  阿列克谢耶维奇:以一己之力书写人生最大的悲剧

  受访人:北京磨铁图书陈亮

  导语:S.A.阿列克谢耶维奇,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纪实文学作家。出生于白俄罗斯,她出版了多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灾难为主题的图书。关注社会的黑暗面,关注大灾难里小人物的命运,是她所有著作中不变的主题。她质疑宏大叙事,质疑那些规整的历史,她认为,只有小人物自己的声音,才能让多家西甲球队对克洛普感兴趣,利物浦或将失去主帅我们更加接近世界的真相。

  搜狐读书宋晨希:今年阿列克谢耶维奇呼声最高,但是国内很多人大概不大了解这个人,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她本人和她的作品特点么?

  陈亮:有人曾问过S.A.阿列克谢耶维奇:“你撰写这些著作,自己居然没有变成疯子?这种压力是普通人心理无法承受的。如果是一个软弱的人,那么写完你的任何一本书,肯定得进精神病院。你不是录音机,你是个活人,你得把所有一切从心里过滤一遍。这些可怕的资料,会不会改变你的心灵?”

  她说:“我是独自行进的,我完全是属于另一个时代的人。”

  这句话可以概括她的生活和写作特点。她仿佛来自另一个时代,然后独自一人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声音。

  我第一次读到她的作品,就感觉像在阅读19世纪的俄罗斯经典作品,而不是出自当代作家之手。她给我的感觉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时代的伟大作家,她的作品里有那种19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带来的强烈震撼。

  她在中文世界里知名度还不高,繁体版只出过一部作品,简体中文版已有四部出版,都是磨铁图书策划的。其实她的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译成35种文字了,而且在世界文坛已经屡获大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

  她是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的作品主要是纪实文学,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因为独立报导和批判风格,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代表作《锌皮娃娃兵》曾被列为禁书。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审判,后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抗议而中止。她还曾被指控为中情局工作,电话遭到窃听,不能公开露面。2000年,她受到国际避难城市联盟的协助迁居巴黎,2011年回明斯克居住。

  连续三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也让国内读者对这位有些神秘的作家越来越有兴趣。她的作品其实比她本人更加值得关注,这一点我想看过她文字的读者都会深有感触。

  搜狐读书宋晨希:她的书几乎都是纪实文学,比如关注切尔诺贝利核电灾难以及二战对于普通人造成的创伤。诺贝尔文学奖似乎自从丘吉尔的回忆录之后,纪实文学就几乎不在诺奖的范围内,这次为何阿列克谢耶维奇为何又成了一个例外?

  陈亮:S.A.阿列克谢耶维奇可以说为世界文坛开创了一种新的纪实体裁,首先她对既有的历史记录方式,在根本上是质疑的,而且直接挑战了过去载于文字的历史。

  在《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这部作品里,她就说过:“已经有数以千计的战争作品,薄薄的和厚厚的,大名鼎鼎的和默默无闻的,更有很多人写文章评论这些作品。不过,那些书通通都是男人写男人的……关于战争的一切,我们都是从男人口中得到的。我们全都被男人的战争观念和战争感受俘获了,连语言都是男人式的。”

  在《锌皮娃娃兵》里,她重述了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我会产生写《锌皮娃娃兵》的愿望?为了表示抗议,抗议用男性的视角看待战争。我去了公墓,那里安葬着空降兵。将军们在致悼词,乐队在演奏……我发现,这些成年人都沆瀣一气,只有一个小姑娘的尖声细嗓冲出了其他声音的包围:“爸爸,亲爱的爸爸多家西甲球队对克洛普感兴趣,利物浦或将失去主帅!你答应我要回来的……”她妨碍了发言,被人从棺材前拉走,像拉走一条小狗。这时我明白了,站在坟墓前的这些人当中,只有这个女孩是个正常人。”

  其实她并不只是简单地从女权主义者的立场来反思战争,而是从更人性的角度来看待战争。这就意味着,人们需要重新认识战争里最弱势的群体——女人和儿童,以及那些在重大灾难事件里充当“炮灰”的人。

  在切尔诺贝利那本书里,也是如此,她的视角永远是从最弱势,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那里来看待所有的灾难。

  阿列克谢耶维奇不相信既有的文字记录的历史,她曾说过:“我越是深入地研究文献,就越是深信文献并不存在。没有与现实相等的纯粹的文献。”这也是促使她无数次去采访那些战争和灾难中受伤害人群的原动力。她所有的叙述,都来自亲历者,都是有血有肉的。正如她自己所言:“我很想了解古希腊: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讲话的,怎样相爱的,怎样上战场的,怎样杀人的,怎样死的。——通过普通人讲的故事的细节来了解。每个时代都有三件大事:怎样杀人,怎样相爱和怎样死亡。”她是要记录过去历史上曾被忽略被无视的那些生命。

  其实纪实文学离我们很近,例如天津滨海爆炸事件后,我们现在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知信息,有些就接近纪实文学。

  伟大的纪实文学作品,既比小说更加贴近现实,同时比小说更加荒诞和富于戏剧性。《纽约时报》就曾评论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里,“每一页都是奇异而残忍的故事”,她的作品不是虚构的,却比虚构的文学更加让人难以置信。

  曾有读者给阿列克谢耶维奇写信,说:“我愿跪在你们面前——谢谢你们讲了真情。过几年再发生新的恐怖时,我们会站在一起,站在铁丝网的一方。不过,这是将来的事,现在让大家都知道那辛酸的、可怕的真实吧!真实,除了真实之外,我想象不出还有什么东西能打消我们当奴隶的愿望。”

  阿列克谢耶维奇几乎以一己之力,挑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历史记载方式,用直面真实的力量,来记录那些从未发出过自己声音的人类的命运,这些都能超越狭义的文学作品,让我们更加接近和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搜狐读书宋晨希:阿列克谢耶维奇的纪实文学有什么特点?您作为责编,您当时为何要选择引进她的作品,读她的作品又有什么样的感受?

  陈亮:她的作品非常好读,非常感人,可以让我从任何一页翻开,都能手不释卷地读下去。她的文字是无数访谈的成果,因此会偏于口语化,读的时候会觉得是在倾听那些人的声音,那些声音传达出愤怒、恐惧、无知、艰苦、英勇、同情和爱,诉说着奇异而残忍的故事,无论这些事离我们有多远,那些声音都会让我们能感同身受,如有切肤之痛。那些声音会让我们明白,同样的灾难最好永远都不要发生在我们身上。

  她的作品诚实又勇敢,总是能击中人心,我在读《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还有《锌皮娃娃兵》《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时,都忍不住落泪。凤凰卫视资讯台的执行总编辑吕宁思(《我是女兵,也是女人》译者)在翻译她的作品时,也说:“这是一本痛苦的书,也是一本真相的书。在阅读原文并译至中文的过程中,我屡屡被其中触目惊心的内容和人性细节所震撼所感动,甚至为之而难抑泪水。”

  我很喜欢俄罗斯文学,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的作品。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文字里,我读到了俄罗斯文学里最伟大的触及灵魂的那些东西,并且希望更多的国内读者能接触她的作品,这也是磨铁图书考虑出版她作品最根本的原因。

  搜狐读书宋晨希: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世界上受到关注,是不是也与现在环境日益恶化有关?

  陈亮:切尔诺贝利事件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提起核污染,大家首先会想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这部作品,她用了三年时间采访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幸存者,这些人里有第一批到达灾难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妻子,有现场摄影师、教师、医生,有农夫,有当时的政府官员、有历史学家、科学家、被迫撤离的人、重新安置的人、还有妻子们祖母们……这本书记录了人类史上最浩大的科技悲剧,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而且在长时期内都值得世界反思和警醒,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被这样的灾难摧毁。

  战争也是阿列克谢耶维奇尤为关注的领域。我们近两年出版的四部作品里,有三部都是跟战争有关的。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记录了二战中的苏联女兵和儿童的回忆,我们这次是根据作者最新修订完整版重译的,恢复被苏联官方删去和严禁出版的大量内容。

  《锌皮娃娃兵》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回忆,书中对战争细节的真实还原,带来震撼人心的阅读感受,堪称20世纪文学经典。这本书里的一句话,我认为能概括阿列克谢耶维奇这类纪实文学作品的主旨:“你们要学会动脑子,免得又被造就成一批新的糊涂虫,一批小锡兵。”

  阿列克谢耶维奇记录战争的文字震撼人心,能让人体会到战争最真实的一面。《出版人周刊》说过:“正如《锌皮娃娃兵》所描述的,不管在什么地方,战争的本质都一样:残忍,丑恶,摧残人性。最令人难忘的是那些娃娃兵的母亲,尤其是当娃娃兵被装到锌皮棺材里运回家时,母亲们在墓地里讲述着儿子们的事,就好像他们还活着。”

  我认为中国读者尤其应该关注这位作家,我们应该像关注我们自己国内的重大事件一样,关注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的重大事件,以免我们成为重大灾难中最弱势的群体和最大的受害者。

  搜狐读书宋晨希:阿列克谢耶维奇其实从去年呼声就很高,您认为她今年有可能得奖么?如果没得奖,您认为她获奖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陈亮:其实前年她就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的黑马了,去年连续入围决选名单,今年呼声最高,越来越受到关注。我想有可能是因为今年是纪念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的缘故。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不应该停止对战争的反思。

  如果她不能获奖,并不能说明她的作品不够伟大。诺贝尔文学奖对国人来说,仍然神秘而有新鲜感,但也开始有了更多不同的声音。能因为诺奖的缘故,让大众读者关注并阅读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即便这次不能获奖,我想她的作品已经达到了诺奖的水准,获奖应该只是时间问题。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为重要的是,她的作品里记录的历史,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前车之鉴,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村上春树:小说丧失传统性或成得奖最大的障碍

  

  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小说丧失传统性或成得奖最大的障碍

  导语:村上春树自2011年开始,就已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陪跑”运动员。每年,村上春树获得诺奖的呼声都非常高,但却年年鸡飞蛋打。有人说是因为他的小说太流行,也有人说他的小说里没有诺贝尔奖评委们喜欢的传统文化的成分。

  虽然众说纷纭,但村上的确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欢迎。或许,丧失传统,才能赢得世界的青睐吧……

  受访人:新经典文化翟明明

  搜狐读书宋晨希:村上春树这几年一直处在诺贝尔文学奖”陪跑“的状态,他是否可以获奖已经成为每年大家预测的热门事件。您认为,村上的作品为何能够受到全世界读者的青睐?

  翟明明:村上春树笔下的文学世界,关乎年轻一代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从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曾经受到的心灵创伤,几乎每部作品都能唤起读者的共鸣,这种共鸣一直感动着读者。而且村上的文字向来被公认为独具一格,简洁有力,与传统的日式文学追求唯美或风格沉郁的语言截然不同,深受现代读者的喜爱。

  同时村上春树又颇具个人魅力,三十年来一直坚持长跑,在跑步与写作之间维持着完美的平衡,挑战自我,坚持不懈,保持生命的激情,并且常常保持淡然处之的心态,“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盖上被子呼呼大睡”。这样一种坚韧又不失幽默的性格也是深受年轻读者欣赏的。

  搜狐读书宋晨希:其实村上很多著名的小说,比如《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等都还是有着日本“私小说”的味道,即对于心里的描摹很细腻,然后有一些色情甚至是扭曲人格的情节,日本的这种写作方式为什么可以得到那么多人的欢迎?

  翟明明:人都有诉说的欲望,也有倾听的欲望,因此描写细腻的日式的私小说在我国也颇受欢迎,这种私人化的倾诉犹如耳边的嚅嚅细语,或许也能看成一种心灵的治愈。青山七惠、柳美里、山本文绪等日本作家的作品因此在中国颇为流行。

  阅读村上春树的《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或许感觉能找到作家年轻时代生活的轮廓,但是私小说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就是不涉及社会,这样说来,村上绝大部分小说作品都没有私小说的影子。《1Q84》这种宏大叙事的综合小说更是和私小说的概念背道而驰。

  搜狐读书宋晨希:您认为村上这么多年没有得奖的障碍是什么?

  翟明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或许有一种“理想主义倾向”,关注民族式、传统式的叙事方式,以前获奖的两位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可以说是典型的代表。村上春树并非典型的日本传统作家,曾经坦言自己喜爱西方文学,喜爱雷蒙德和卡佛,甚至将自己作品的名字取为向卡佛的致敬之作(《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或许在评委眼中,他的传统性有所缺失。

  而且诺奖向来对年轻时代就得到市场肯定的作家不太青睐,村上作品的畅销或许也成为他难以获奖的原因。

  搜狐读书宋晨希:您最喜欢阅读村上的哪部作品?

  翟明明:是今年刚出版的村上春树的随笔集《爱吃沙拉的狮子》,去年还出版了一部同系列的《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这两部随笔集和村上其他作品都不太一样,写的全是自己生活中温馨的细节,非常喜感和呆萌,读起来像在屋檐下抱着猫看天,也像在大夏天喝冰凉的乌龙茶,非常推荐身处压力和忙碌中的现代人阅读。

  搜狐读书宋晨希:有左翼的批评家,比如小森阳一,认为村上的作品里面暗含着一种遗忘日本战争历史的罪恶的倾向,比如《海边的卡夫卡》里面就有围绕战争以及战争记忆的情节(比如冈持老师在战后对少年中田殴打,使他失去了记忆),您如何看待这种评论?

  翟明明:村上近年来其实屡次在日本战争历史问题上发声,比如2014年年底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说,“无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是福岛核事故,日本的问题都在于逃避自己的责任。”在2015年4月接受共同社采访时又说:“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重大意义,我认为重要的是日本坦率道歉。”

  村上春树先生作为文学家,已经在一则著名的演讲《高墙与鸡蛋》中表示过自己的立场:“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那里有一撞就碎的蛋,我将永远站在蛋一边。”

  搜狐读书宋晨希:村上的小说众多,他对于卡佛、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也心怀敬意,并时时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您认为,村上小说里,西方的经典名著与日本的传统,他是怎样取得平衡的?

  翟明明:村上先生的作品或许与中国读者心目中的日本文学不太一样,其中很少有樱花、清酒、茶道等典型日式意象,但他的作品无疑也是一种独特的日本文学。村上笔下的主人公不穿和服、很少吃日本料理,而是身穿西式服装,吃简单的食物,闲来小酌威士忌和鸡尾酒,是生活方式彻底改变的当代日本人,他通过塑造这些洗脱传统形象的主人公,探求个人心灵的深度与广度,探寻个人行为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

  搜狐读书宋晨希:很多批评家对于村上不屑一顾,认为他的小说属于流行小说,没有什么太多的文学意义,也没有太多的思想性,您如何看这样的评论?这是不是也是村上这么长时间没有得诺奖的原因?

  翟明明:村上春树的很多作品都有深刻的文学结构和文学意义,比如说《天黑以后》充满隐喻,描写了人类的生存困境,而《1Q84》的创作动机是想写下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我们这一代”走过了怎样的路。其中有许多对于人性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拷问,从这种意义来说,村上是个用"综合小说"的形态进行思索与批判的思想者,不应将他简单划分到流行作家行列。在西方,读者也更多地将他视为正统文学的作家。

  提安哥:大概越是苦难之地生发的文学越深刻感人

  

  恩古吉瓦提安哥

  提安哥:大概越是苦难之地生发的文学越深刻感人

  导语:恩古吉瓦提安哥,1938年出生于肯尼亚,近十年旅居美国,“终身非洲作家”。提安哥的小说,被翻译成中文的,虽然只有一部《一粒麦种》,但所造成的影响却不容忽略。提安哥作为被欧洲蹂躏和殖民的非洲人,对殖民主义、非洲自身的传统与身份认同有着天生地敏感。以《一粒麦种》为例,里面既写殖民者的残暴,也写了肯尼亚人人性的复杂。最后,提安哥用《圣经》里面的麦种作为隐喻,也可以体味到作者在殖民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纠葛。

  (搜狐读书李倩综合整理)肯尼亚作家和文化学家恩古吉瓦提安哥1938年1月5日出生于肯尼亚的卡米里苏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提安哥隶属肯尼亚最大的氏族基库裕族,父亲是个农夫。1962年恩古吉在“非洲英语作家研讨会”上遇见了著名非洲作家索因卡和阿契贝,这次重要的会面使他决心走上“终身非洲作家”的道路,他被看作是东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粒麦种》、《界河》、《血的花瓣》,剧作《黑色隐士》,评论集《返家:走向民族文化》等。

  这些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和其它许多语言,除了结合了非洲传统戏剧和叙述的作品外,恩古吉也因反抗英国殖民政策以及殖民时期结束后反抗丹尼尔阿拉普莫伊的统治而闻名。

  事实上,近年来,提安哥一直是各种诺贝尔文学奖猜测名单中的热门人选,已经连续两年进入预测榜单前三,著名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叶匡政就曾表示,提安哥的创作风格很对评委“胃口”。

  提安哥的代表作,“长篇三部曲”之一的《一粒麦种》在非洲文学中具有毋庸置疑的经典地位,小说初版于1967年,即肯尼亚独立之后第一个十年的中间,对独立后的非洲所面临的复杂多样的经历和错综复杂的冲突,包括社会身份的缺失,把握得恰到好处。该书的中文版201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出版,图书责任编辑马爱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编辑《一粒麦种》的过程中,就深深被书中描写的氛围所吸引。“大概越是落后和苦难的地方,生发出来的文学作品越深刻和感人。”

  提恩哥与中国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非洲文学研究者蔡临祥在坦桑尼亚大使馆文化处工作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恩古吉,并经推荐将他的成名作三部曲中的《孩子,你别哭》和《大河两岸》译成中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蔡临祥眼中,提安哥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感召力。肯尼亚独立以前,在白人殖民统治下,劳苦大众过着被压迫被剥削的生活,提安哥的作品犹如战斗的号角,唤起民众,号召他们站起来,团结一致,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斗争。非洲各国独立以后,提安哥又用犀利的笔锋、生动的语言褒贬时弊,无情揭露各国存在着的诸如贫富差距、新旧文化矛盾冲突、官场腐败、以权谋私等黑暗现象。

  菲利普?罗斯:用深邃的笔法写人性的阴暗深度和广度罕见

  

  菲利普罗斯

  菲利普罗斯:用深邃的笔法写人性的阴暗深度和广度罕见

  导语:菲利普罗斯,美国当今文坛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他的《美国三部曲》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圈的地位。1999年他被美国《作家文摘》评为“20世纪最优秀的100位作家”。他的小说围绕着人性的忠诚与背叛,致力于揭露世界的“伤疤”。罗斯虽然将很多的小说设定在美国历史的大背景里,却更关注大背景里小人物的故事,关注美国人与“美国梦”。罗斯以极高的语言密度呈现细腻复杂的元素、情绪和思辨,让人们可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受访人:译林出版社胡晓平

  搜狐读书樊雅和:请您评价菲利普罗斯的创作特征。

  胡晓平:菲利普罗斯的创作主要围绕几个主题:历史政治对个体命运的纠缠,现代人的孤独,欲望与道德,青春与衰老,艺术与现实,等等。这些主题称不上特征,因为多数作家都在共享同样的主题,区别仅在于写法。

  罗斯的独特性在于其语言,他颤长以极高的语言密度呈现细腻繁复的元素、情绪和思辨,同时保持语言的准确流畅。他似乎从不畏惧诸如心理分析之类的细节,在别的作家疲于应对、捉襟见肘,有时习惯于简化甚至绕过的地方,罗斯依然辗转自如。他以这样的丰富深沉的叙述推进情节,展开他对美国故事的全息式写照,读者很快就会被卷入他洪流一般的语言中,获得震撼的阅读体验。他这种轻松驾驭的全息式写法,时常让人想起托尔斯泰。

  搜狐读书樊雅和:请您评价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美国三部曲”。

  胡晓平:罗斯将其《美国牧歌》《我嫁给了共产党人》《人性的污秽》三部小说合称“美国三部曲”。三部小说由不同角度切入,描写战后的美国人的生活,其对历史、政治与个体命运的关系写得非常精彩。

  以《美国牧歌》为例。小说中的父亲想“隐于市”,认为历史政治都是遥远的,作为普通人完全可以规避多家西甲球队对克洛普感兴趣,利物浦或将失去主帅;女儿则与父亲田园诗的想象相反,她与它们宣战,想以对峙的距离保证自己的清醒;然而,历史与政治的诅咒如影随形,总是在人自感最安全的时候不请自来。题为“美国牧歌”,罗斯写出的是一部现代悲剧,其深透、沉稳和惊人张力是罗斯创作的一个高峰。有人说“美国三部曲”让人看到一个成熟的菲利普罗斯,我认同此观点。

  搜狐读书樊雅和:您觉得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风向是怎样的?

  胡晓平:文学毕竟不同于科学,它是复杂多元的,而一个文学奖的评定,其背后的因素恐怕也是千头万绪。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表现出过多的政治偏好,有人说过于道德导向而弱化了文学,有人批评他们的“欧洲倾向”,也有人提出评委们似乎跟美国人过不去等等。究竟是怎样的呢?恐怕只有评委们自己清楚。

  审美是必然包含主观性的,而且人都有认识的局限。评委们以其审美观评定文学,同时由于文化语言价值观等因素,也免不了各种认识局限,甚至有一叶障目的可能。比如,欧洲人也许真的不能同情美国,对美国文学缺少感通。另外,语言的转译也必然是东方文学进入欧洲视野的障碍。所以,诺奖给谁,就听任评委们吧。

  搜狐读书樊雅和:怎么看待对菲利普罗斯的评价爱恨分明的现象?您觉得这会影响到对诺奖的评选么?

  胡晓平:爱罗斯的人很多,如贝娄、布鲁姆都认为罗斯是大师,“美国文库”将罗斯作品早早收入,以及各种文学奖都颁给他等等。对罗斯的批评也很多,如说他描写露骨,主题重复,身为犹太人却将犹太人讲得太坏等等。

  作家都要面对读者和批评家的爱憎,好的作家不会选择做老好人,而是按照自己的文学理想做好本分事。罗斯独特的创作风格和直言的勇气自然会造成众口难调。但我自己猜想,应该还不算非常爱憎分明,很多人即使不能接受也不会轻言贬斥,因为罗斯推土机式的写作功力毕竟是有震慑力的。

  诺奖评委对罗斯的态度当然直接关系他能否获奖。但是,看每年的热门名单,读者希望评委们仔细品读的作家太多了,也不好奢望他们一定青睐罗斯。同样,罗斯已经封笔,得不得诺奖,罗斯都不会成为另外一个罗斯。

  搜狐读书樊雅和:罗斯的小说主题多围绕着人性与背叛,揭露了世界“污秽”的一面,而且他的叙述方式也并不是以情节取胜,很多人表示读下去不易,他的小说为何会在世界有这么高的声望?

  胡晓平:罗斯借笔下人物之口说出“人性的污点”这一表述,诸如背叛之类的情节也不鲜见,但这是作家们共享的主题,是每个认真的读者都应当面对的问题。罗斯以极其深邃的笔法写人性,其广度和深度是罕见的,他并非刻意将污秽的部分截取下来给人看,而是力求以一个桥段,一段心理描写为切入点,展示人性的本然,将人性的问题放在台面上,让人目睹、体验和反思。虽然仅是他的个人之见,但他不以偏执和盲目立言,读过罗斯,便可知他的思想体系是如何庞大和包罗万象,可知他是有资格向时代提问的作家。

  如果说罗斯不易为人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罗斯作品,即提问方式不好接受,而是问题的症结本身,即这个时代,让人痛苦和逃避。在当代作家里面,罗斯的故事性算是比较强的了。当然,他的语言密度会成为许多读者的障碍。这是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最近的《聂隐娘》,近年来难得的佳作,但许多人看过后几乎有痛不欲生之感,究其原因,是没见过长镜头慢节奏的拍摄手法。这有什么办法呢?想写出“扣人心弦”“正能量”的故事,或者使用“唯美”“风趣”“流利”的语言,应该都不是难事,因为这样的作品每天都在网络上涌现。但是还是有很多有天分的作家在做不能讨广大读者欢心的事,在用不友好的语言写不吸引人甚至不成形的故事。我们是不是希望他们弃暗投明呢?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这样的文学,我们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文学。

  坚持真诚的纯粹的文学,并且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罗斯理应得到如今的声望。若诺奖评委们突然心血来潮将文学奖给他,他也是受之无愧的。届时很多读不下去的朋友也能读下去了。

  奥兹:“女福克纳”摄影机般的细节捕捉令人叹服

  

  乔伊斯·卡罗尔·奥茨

  奥兹:“女福克纳”摄影机般的细节捕捉令人叹服

  受访人:译林出版社许昆

  导语:美国当代文坛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被盛誉为“作家中的作家”,“自福克纳之后男女小说家中的第一位”。她的作品常被看作是追随十九世纪小说的传统。奥茨的短篇布局精妙,出人意表,不动声色间心理描写达到极致,篇幅虽短,但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酣畅透彻。

  搜狐读书李倩:奥茨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文学创作,作品体裁、风格涉猎范围极广,请问你如何评价她的创作特征?在人才济济的美国文坛,欧茨如何能做到独树一帜?

  许昆:奥茨极其多产,各文学门类都涉及,出版过长篇小说四十余部、短篇小说集二十余部,还有许多诗集、剧本、文学评论,以及青少年文学。

  奥茨阅读广泛,对弗洛伊德、尼采、托马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鲁斯特等前辈作家多有借鉴,尤其受到美国文化传统影响,在继承马克吐温、德莱塞、斯坦贝克等作家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深受福克纳的意识流和哥特式风格的影响。奥茨又富于独创,在写作中不断探索,进行文学实验。这增加了其作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评论家曾给她贴过许多标签:自然主义、现实主义、传统派、实验派、哥特派、女权主义。奥茨之难以定义,使人联想到福克纳在评论界的类似名声——她被誉为“女福克纳”。

  总的来说,奥茨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作家”。奥茨的作品忠于现实,描写复杂的生活,触及美国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如学术界、法律界、宗教界、政坛,乃至拳击、足球等体育运动。其早期的小说,创作方法以传统的现实主义为主,到70年代以后,现代主义的成分越来越多,融入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和美国文学传统中的浪漫主义,实验性更强。

  奥茨描写的对象都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和事。她擅长从主体心理意识角度描写客观世界,以冷静、精准、不动声色的深厚功力,抓住心灵震颤的微波,把人物预感到潜伏的暴力威胁的潜意识表现出来,展现美国社会各阶层“强奸、乱伦、谋杀、骚扰、食人、折磨和兽性等各种各样能够想象的身体的、心理的及性方面的侵害”的暴力图画,揭示人性的深刻悲剧与邪恶。

  在美国作家之中,奥茨有两点是难得的。约翰厄普代克说:“如果存在‘女作家’一词,那么奥茨是美国最当之无愧的。”她既有女性对心理变化的特有敏感、对感情问题的深切感受和严肃思考,以及对女性的问题问题的关注和展现,又有女性少有的宽广视角,作品展现美国社会的全景,比如《他们》,用奥茨自己的话说,就是“一部用小说体裁写就的历史”。这于美国作家之中,相当难得。另外,与奥茨作品的可读性很强。她是一位讲故事高手,基本按照时间的次序叙述,故事的脉络相当清晰。这使得她的许多作品叫好又叫座。

  搜狐读书李倩:欧茨是一位高产的作家,长篇小说高达40多部,且不少已在中国出版,你最钟爱她的哪部作品?

  许昆:《纽约时报》曾说“奥茨的名字是多产的同义词”,奥茨多产,且精品颇多,难以挑选,为此甚至美国多家报刊都开出了自己的“欧茨阅读入门书单”。奥茨自己认为,如果将来有人记得她,将会是因为她的《他们》(Them)和《浮生如梦》(Blonde)。人们也多认为,奥茨的最大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毕竟长篇的容量大,足够作者辗转腾挪。

  但个人而言,我更喜欢奥茨的短篇,比如即将出版的《玉米少女:奥茨梦魇故事集》(The Corn Maiden and Other Nightmares)。

  搜狐读书李倩:能否简要的谈谈你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许昆:奥茨的短篇布局精妙,出人意表,不动声色间心理描写达到极致,篇幅虽短,但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酣畅透彻。

  《玉米少女:奥茨梦魇故事集》收录了奥茨从1996年到2011年这十五年的七个中短篇精品:《玉米少女》《贝尔谢巴》《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化石像》《死亡杯》《援手》《脑袋上的洞》。到这个时期,奥茨的心理描写已经炉火纯青,节奏、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奥茨在头篇《玉米少女》中,甚至一开始就将犯罪者和手段直接告知读者,最后一切也都平安着陆。作者只通过对潜在危险的预判的心理描写,就达到令人惊心的效果。《华盛顿邮报》说:“阅读奥茨像穿越雷区,一次次因爆炸胆战心惊,又一次次暂时脱离惊险,但脑壳还因为刚刚受到的惊吓嗡嗡直响。”

  同时,七个故事所反映的人性之恶,用“梦魇”(nightmare)再恰当不过。《玉米少女》讲的是女生校园暴力,在我国校园暴力这两年才进入公众的视线,人们至今还难以相信女生对女生的暴力。然后,这个问题,欧茨多年前就把施暴少女的成长环境做了文学的提炼,对其心理描写得那么生动透彻!《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化石像》《死亡杯》对我们来说更是具有先知式的洞察。在我们的认识里,手足之情难能可贵,以至独生子女抗拒父母生育二胎成为新闻。而在这三篇中,欧茨早已赤裸裸第展现手足之间的嫉妒、夺宠、不平等。五六岁的小女孩嫉恨新生的妹妹,甚至眼睁睁看她被黑猫闷死,不施援手,酿成惨剧。手足关系之险恶超乎想象。欧茨对人性之邪恶的深刻理解令我们叹为观止。

  搜狐读书李倩:算上这次,奥茨已经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在你看来,老太太获奖的优势有哪些?障碍又是什么?

  许昆:奥茨已连续几年成为诺贝尔文学奖榜单与各种预测的热门人选,还两次入选诺奖的最后提名。美国女作家的身份使她屡次登上Unibet、Ladbrokes、Paddy Power三大网站的赔率前位。继1993年托尼莫里森之后,美国作家已经20年未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近年来对奥茨、菲利普罗斯、托马斯品钦等美国文学大师的呼声很高。诺奖重视获奖者的多样性,对女性作家的越发关注,也使奥茨的女性身份给了她更大的吸引力。

  搜狐读书李倩:你觉得近几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风向是怎么样的?主流欧美文学作家的机会如何?

  许昆:诺奖向来喜欢制造惊喜,瑞典学院“爱的轮盘”最终指向榜单上的哪位作家都不出乎意料,他们虽各有特色,却都当之无愧。

  搜狐读书李倩:奥茨一直以揭露美国社会的暴力行径和罪恶现象而闻名,她作为女性作家独特的视角,在触及这些社会问题时,有何独到之处?

  许昆:奥茨具有女性对于细微的敏感和直觉。她描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暴力,能把人物预感到潜伏的暴力威胁的潜意识表现出来。她对于细节的捕捉令人叹服。美国评论家查吉尔曼说她“对日常生活的细节具有极佳的,几乎是摄影机般的眼睛和耳朵。”

  约翰?福瑟:他的作品逼迫人必须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

  

  约翰福瑟

  约翰福瑟:他的作品逼迫人必须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

  受访人:上海译文出版社杨懿晶

  导语:挪威作家Jon Fosse是当代戏剧界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他身兼作家、诗人和剧作家,先后创作了30多个剧本。自1994年首演以来,他的剧本已经900多次被搬上全球各地的舞台。他的作品风格虽然极简,却蕴含着情感张力,让人对普世的感情产生悲悯,思考人生的意义。

  搜狐读书李倩:约翰福瑟作为本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前十的作家中唯一一位戏剧家,请为我们介绍一下他的写作特征?

  杨懿晶:他的剧作风格相当“极简”,人物对白都极为简短,而且常常重复,有时甚至每行只有几个字,但其下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张力,对白富有强烈的节奏感与音乐感。除了剧作,福瑟也是一名诗人,因而他的剧作也富有相当的诗意。

  搜狐读书李倩:目前国内出版的约翰福瑟的作品很少,《有人将至》是其代表作,且已出版中文版,作为图书责编,请你谈谈该书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成书过程是怎样的?

  杨懿晶:阅读福瑟的剧本给人一种被抽空的感觉,如同站在世界尽头的一片荒原上,逼迫人必须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

  本书是挪威领事馆辗转推荐给我们的。此前福瑟的作品从未有过中译本,确实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去年在上海话剧中心举办了首届福瑟戏剧节,本书和明年1月将要出版的卷二中的作品都有上演。本书译者邹鲁路老师花费了十年的时间翻译和推广福瑟的作品,能够出版这位挪威当代最著名的剧作家的作品,我们也感到很荣幸。

  搜狐读书李倩:福瑟的作品中有哪些特别打动你的细节吗?

  杨懿晶:他作品中表现出的对人类普世情感的一种悲悯。此前也提过了,他的作品内容非常简单,几乎没有连贯的情节,也很难提到某些具体的细节,给人留下的更多的是一种情绪。

  搜狐读书李倩:约翰福瑟曾获得2010年易卜生奖,被评为特立独行的剧作家,有新“易卜生”之称,他和易卜生的风格有何异同?

  杨懿晶:他和易卜生除了国籍相同外,其实没有太多相似之处。他的作品更接近于贝克特的风格,我个人感觉和英国作家萨拉凯恩也有相通。

  搜狐读书李倩:福瑟今年入围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十提名,你认为他赢得诺奖的优势有哪些?最大障碍又是什么?

  杨懿晶:他在挪威和欧洲已经是相当成功的作家了,但要赢得诺奖的希望不大。他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关注的主题,但从过去诺奖的获奖类型来看,不是诺奖的主流题材。译者写过一句介绍他的话,“最令人难忘的,是他的剧作中那无处不在的诗意的暗涌,是他对人生的倾听,是他字里行间对所有在时间荒原上相遇的人们所怀有的无限悲悯之情。”如果福瑟能得奖,应该就是基于这些特点。

  最大的障碍可能还是题材的限制吧。他对现世是比较抽离的,不太关注历史这类宏大题材,关注的是更本质的东西。

  搜狐读书李倩:你觉得近几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风向是怎么样的?约翰福瑟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剧作家,此次成为热门是否意味着诺奖重新向小说外更广泛的体裁倾斜?

  杨懿晶:福瑟已经连续入围诺奖提名好几年了,并不仅仅是今年才入围。诺奖此前也有过不少诗人和剧作家的得奖先例,不过近两年似乎还是以小说为主,偏向的还是关注历史和现实问题,比较有时间厚度的作家吧。

  阿多尼斯:被“遗忘”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得奖

  

  阿多尼斯

  阿多尼斯:被“遗忘”一段时间才有可能得奖

  导语:阿里·艾哈迈德·赛义德·阿斯巴,笔名阿多尼斯,叙利亚著名诗人、翻译家和文学理论家。其有关诗歌革新与现代化的见解影响深远,并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很大的争论。他常常思考阿拉伯文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他用诗歌表达自己的见解,用诗歌探索世界的精神。

  受访人:译林出版社王理行

  搜狐读书樊雅和:请您评价阿多尼斯在文学上的创作特征。

  王理行:阿多尼斯是整个阿拉伯世界诗歌成就较高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篇幅也很长的长诗,很长的句子错落有致;也有短小精干的短诗,语句简洁。诗歌主题也很丰富,有对阿拉伯文明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也有对阿拉伯社会发展的观察和评论,他作为阿拉伯世界的当事人对这些十分解。

  一般西方国家传统思想会觉得不应该过多的去关注自己国家和民族负面的东西,但阿多尼斯是一个很冷静的作家,他会去关注,并在诗歌当中去反思自己的民族。他认为阿拉伯民族的发展很缓慢,甚至是停滞的。很多人,包括我,再看了很多他的作品后,会觉得他跟鲁迅很像,对自己的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其实他对鲁迅并不了解,在他中国之行时,知晓这点后表示要多多关注鲁迅。他并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在深入了解西方后,会更多的去关注自己民族不好的一面,对自己的民族丧失信心,他始终对自己的民族抱有一丝希望。

  搜狐读书樊雅和:阿多尼斯的诗,很多都适合摘抄作为格言和警句,也因此吸引了大量抗拒现代主义诗歌的读者,还受到微信、微博公众号的欢迎,您觉得在这种现象背后体现的是他怎样一种特质?您怎么看待这种接地气的现象?

  王理行:他是比较善于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作家,经常有思想的火花迸发。平时也有这样的习惯,在生活当中,任何时候,突然蹦出一句诗歌或者想法,就立刻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这些所谓的格言警句正是他不断积累的成果,他也曾将这些集结出版过。

  受大众欢迎的事物,不一定都是好东西,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东西,关键在于这个东西给人带来了什么。阿多尼斯从来没想过要去迎合大众,这些都是他独立观察和思考的产物,却引起了大众的共鸣,这样的东西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接近于真理的东西。这是一个值得提倡的东西。

  搜狐读书樊雅和:您觉得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风向是怎样的?

  王理行:关于近些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我一直在关注,也写过一些文章,近期也会发表。主要而言,诺贝尔文学奖按照诺贝尔本人的遗嘱,是要颁发给那些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优秀文学作品的作家的,“具有理想倾向”这个要求具体落实起来并不是很好掌握,但作品起码要做到对人类的发展、前途和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诺贝尔奖进入新世纪以来,比较突出的评奖特点有几个,一个是多颁发给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得奖的比例非常高,多元文化背景可以是英美等主流国家里面的少数族裔作家,也可以是一些小国家的作家,很可能这个国家从来没人得过奖。

  再一个就是,得奖作家的语言多数是非英语的比例较大。这其实是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当中多元的、边缘的文化在不断向中心运动的倾向影响。第三个就是,凡是大众普遍认为的、呼声较高的作家,往往都得不了奖,有一种中心陌生化趋势。而那些创作水平在世界文坛确实已经达到相当高的高度,但又不被太多的人所了解的作家,往往得奖比率相对较高。另外,还有这种中心陌生化还有个特点,可能也是为了出乎意料吧,当年复一年,大家都认为这位作家应该得奖却始终没得奖,渐渐淡出视线时,他(她)反而可能会得奖,刻意的出乎意料。

  搜狐读书樊雅和:您觉得阿多尼斯获诺贝尔文奖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王理行:阿多尼斯第二次来中国时,我对他说您被赌博公司排在前五位,这不是一个好事,估计可能很难得奖。阿多尼斯说,得不得奖无所谓,他并不是很关心这件事。所以,如果他没得奖,那最大的障碍正如前面一个问题所说,可能就是大家对他太熟悉了,等他被大家“遗忘”一段时间,可能就会获奖了吧(笑)。

  卡达莱:我每次写一本书,都感觉是在将匕首刺向专制

  

  伊斯梅尔卡达莱

  卡达莱:我每次写一本书,都感觉是在将匕首刺向专制

  受访人:上海译文出版社缪伶超

  导语:伊斯梅尔卡达莱,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1954年,他以诗集《青春的热忱》初登文坛,随后转向小说的创作。评论家称其小说“其诗意的散文和叙事的灵巧,堪称炉火纯青”。他的小说带有很鲜明的个人风格,在讽刺专制和荒诞现实的同时,也会呈现阿尔巴尼亚悠久的传统。

  搜狐读书李倩:本次成为猜测热门人物的伊斯梅尔卡达莱既是作家也是诗人,虽然1992年就有小说《亡军的将领》出版,但内地读者对其始终不太了解,请你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卡达莱和他的创作特征?

  缪伶超:伊斯梅尔卡达莱出生于1936年,原籍阿尔巴尼亚,他的经历与米兰昆德拉颇有相似之处。同样都是在社会主义东欧/中欧国家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在文坛崭露头角后又不约而同选择了流亡法国,后来两人的作品又在差不多的时间被介绍给中国读者。

  常被拿来与卡达莱相提并论的有卡夫卡、奥威尔、赫拉巴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有评论说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卡夫卡式的洞察力、昆德拉式的反讽、奥威尔式的犀利、加西亚马尔克斯式的魔幻气息。

  阿尔巴尼亚人民曾经设想过选举他为总统,就像捷克斯洛伐克的哈维尔一样。但是卡达莱拒绝了,因为他说他与哈维尔的情况不同,他想要继续当作家,想要自由写作。他曾说:我每次写一本书,都感觉是在将匕首刺向专制。

  他的小说带有很鲜明的个人风格,这点还体现在他讽刺专制制度和荒诞现实的同时,在情节里穿插不少阿尔巴尼亚的民间传说和悠久传统,这两种要素的结合令他的小说独树一帜。

  搜狐读书李倩:目前国内出版过的卡达莱作品有哪些?

  缪伶超:上海译文刚刚出版了他的《梦宫》,由高兴老师翻译。接下去还计划出版《破碎的四月》和《事故》。后一本之前从未在国内翻译出版过。

  搜狐读书李倩:你最爱的是他的哪部作品,请谈谈你对他代表作的看法?

  缪伶超:我比较喜欢《梦宫》。

  卡达莱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如果说他的作品中有一部能被作者本人称为“真正的文学”,那就是《梦宫》。欧美文坛也有评论家称:“单凭《梦宫》一书,伊斯梅尔卡达莱就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名利场》杂志评论说《梦宫》是“卡达莱最大胆的小说,是关于极权主义所写就的最完整的图景”,《出版者周刊》认为“小说徐徐展开了一幅政治寓言的画面:独裁者对一切加以掌控,甚至渗透到了公民的无意识领域”。

  这部小说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创立了梦宫,主管睡眠和梦,专门征集民众的梦,进行归类、筛选、解析、审查并处理,一旦发现任何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的迹象,就立即采取一切措施,打击镇压。出身贵族家庭的马克-阿莱姆进入梦宫任职,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梦。有一天,他两次遇到了同样的梦,结果他对这个梦的处理使得他和他的家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很多读者是从政治寓言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的,我却认为除了这方面之外,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当主人公看着梦宫里汗牛充栋的档案时,不由得感叹,然而档案部的小办事员却一语点醒梦中人:谁说这里描绘的一切并非事物的本质?由此将小说的立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让我们去思考梦境与现实、表象与本质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所以如果能够跳离通常的解读思路,会发现卡达莱作品里常常被忽略的文学性和哲学性,也许这才是他跻身世界文坛前列的真正原因。

  彼得?汉德克:讨厌情节的全才

  

  彼得汉德克

  彼得汉德克:讨厌情节的全才

多家西甲球队对克洛普感兴趣,利物浦或将失去主帅_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外号

  受访人:世纪文景陈欢欢

  导语:彼得汉德克出生于奥地利,被喻为自贝克特以来最重要的后现代作家。他创立了颠覆性的“说话剧”,消除了布莱希特极力保持的演员与观众、戏剧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即“陌生化”或“间离”。在他天才的笔端下,戏剧、诗歌、小说缓缓流淌,深邃的南斯拉夫情结,几乎于无的连贯情节……

  汉德克本人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是孤独的,而当人孤独地活着时,会有某种倾向,觉得自己是个罪犯,或者觉得自己是个伟人。两种倾向都是危险。我既不是罪人也不是英雄。我是第三种人。”

  搜狐读书樊雅和:请简要介绍和评价彼得汉德克的创作特征。

  陈欢欢:彼得汉德克的创作跟他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上世纪六十年代,他还是刚刚从法律系退学的大学生,作为年轻作者,敢于在众多德语文坛大家面前发表慷慨陈词,抨击他们的写作风格陈旧无力,后来就写出《骂观众》那样锋芒毕露的“说话剧”;进入七十年代后,他继续走实验路线,写了《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并且和同样先锋的导演文德斯一起把小说改编成电影;人到中年后,他的风格偏和缓,转向描写内心和自我。进入九十年代后,他的创作更多地反映了现实世界,南斯拉夫内战对他这时期的创作影响深远。

  搜狐读书樊雅和:彼得汉德克可以说是一位天才式的创作者,在文学界和戏剧界都极具盛名,你最喜欢他的哪部文学作品,简要谈谈感受。

  陈欢欢:个人最喜欢他写母亲的一篇小说《无欲的悲歌》,这是一篇最不像小说的自传性作品,故事从”我“接到母亲自杀的消息后回家奔丧开始,以近乎冷漠的笔调讲述了母亲悲苦的一生。让我惊奇的是那种貌似没有感情的语句蕴含了作者深沉的痛苦甚至愤怒。这篇小说讲了汉德克和他幼年生长的奥地利边境小村的生活,还有他母亲的家族,在他其他的小说中,这些故事和人物反复出现。

  搜狐读书樊雅和:他曾说“我讨厌情节,我本就不是一个擅长耍诡计的人。”,在他的作品中,情节、人物甚至物体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你怎么看待这种特色?

  陈欢欢:在他的很多小说中,几乎不会有连贯的情节,这在他早期的《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推销员》这样的小说中尤其明显,而人物是唯一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读者跟随人物的视角去感知故事中的每个细节和情绪。这种小说读起来比普通的小说更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放松就有可能跟不上人物的脚步,有效治愈阅读困难症。

  搜狐读书樊雅和:您觉得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风向是怎样的?德语文学今年的几率如何?

  陈欢欢:对诺奖没有什么研究,这个不好回答。

  搜狐读书樊雅和:彼得汉德克近年来一直是诺奖热门人选,在你看来,帅大叔的优势在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的障碍又是什么?

  陈欢欢:汉德克在我看来就是个全才,写剧本,写小说,写诗,拍电影,哪样都干得不赖,而且之前又得过卡夫卡奖,毕希纳奖,易卜生奖。如果把诺奖看成终身成就奖,那汉德克到了得奖的时候了。最大障碍可能就是他的政治主张问题了。

  阿摩司?奥兹:受母亲影响大愿意用女性视角书写故事

  

  阿摩司奥兹

  阿摩司奥兹:受母亲影响大愿意用女性视角书写故事

  导语:阿摩司奥兹,当今以色列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作家,生于耶鲁撒冷。奥兹不止一次地说,他的小说主题基本可以概括为“家庭”,尤其是那些“不幸的家庭”。对平淡生活的倾注,对家庭叙事的痴迷一直都是他最为擅长的题材。

  受访人:译林出版社彭波

  搜狐读书樊雅和:请您评价阿摩司奥兹的创作特征。

  彭波:从奥兹自己的话来说,他总是在写家庭,家庭对他来说是极其神秘的;奥兹的作品中也总能感受到以色列和犹太深邃的历史感。奥兹行文如歌,充满诗意。这些大概就是他创作最明显的特点。以上是我的一点粗见。

  搜狐读书樊雅和:《爱与黑暗的故事》被认为是奥兹的巅峰之作,请您简要就这本书谈谈自己的看法。

  彭波:这本书整体而言是十分震撼人心的,花费了他极大的心血,他说自己最擅长破解家庭之谜,这本书将这点体现的淋漓尽致。该书在国外是作为自传出版的。

  书中,奥兹回溯了家族故事,在其中能读到现代以色列人的家国情节,以及其对欧洲和东方的复杂感情是怎么形成。奥兹讲祖父那辈是迫不得已离开了欧洲,对欧洲很依恋,认为东方是落后和肮脏的,虽然被驱逐,但仍旧向往欧洲。他们到达以色列后因为身份,心理上的不适应,造成了不和谐的家庭,他的父母也是如此,两人都是很好的人,组成了家庭为什么却不能幸福。这个故事在奥兹诗意的语言下娓娓道来,非常具有感染能力,他从一个小家庭故事中透视了一个民族的灾难和悲剧。奥兹自己也说,母亲的自杀直接将他推向了写作的道路,

  奥兹来中国时也跟莫言老师有过交流,当时也有说道,只有当他年老之后,心里有了沉淀,才能拿起笔来,试想着自己父母以前的心理状态,平和的把事情写下来。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需要时间积淀的事物,而不是仅仅特别冲动的写一方错,一方对。因此,倾注了他很多的心血。

  娜塔莉波特曼也选择了这本书作为自己的电影导演处女作,主要也是因为奥兹不光写家庭,而是从家庭中折射出民族的背负,这也是让才女选择这本书来讲述犹太人最大的原因。

  我作为责编,觉得这本书十分令人震撼和感动,在第二版编译的过程中,十分想将它更好的呈现,也请钟志清老师对第一版的遗憾之处进行了校订,再重新跟奥兹十分认可的尼古拉斯德朗士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英文版进行了对照,觉得这样能够给这本巅峰之作一个很好的交代。

  搜狐读书樊雅和:奥兹总是从女性的角度去表现以色列人的性格,从日常生活的描述去反映该民族的内心,您怎么看待这点。

  彭波:奥兹确实经常会从女性角度去描写一个家庭,女性角度可能会更加细腻,也能和他的语言更加相得益彰,但这更是一种他的表述手段。他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也因此更愿意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描写。

  同时,我也觉得以色列人的性格,奥兹的另一个表现手法是对话,在其文中经常能看到以色列人的喋喋不休争吵,他们通过争辩、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宗教主张,也通过这种方法表达了当代以色列人的性格。

  “从日常生活的描述去反映该民族的内心”,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宏观叙事很容易采用一种全能的视角,但大家也知道,这并不能真的代表全职全能。用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一叶知秋,从一粒沙里看世界,比较具有禅意。因而这个角度会让人看起来很亲切,读者读起来有亲近感。

  从日常角度去描写也是现今文学比较流行的写作方式。包括前段时间较流行的后911式写法,也是将这种宏大的历史时刻通过某个家庭的悲剧等很小的切入点去写。我是学英文出身,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说要找一个具体的切入点慢慢展开。奥兹虽然在以色列,属于东方,但他们对西方文化更有认同感,从文化角度的讲,这样写也比较符合西方的写作趣味吧。

  搜狐读书樊雅和:生活在以色列的奥兹,战争的经历、动荡的环境等对他的创作有怎样的影响。

  彭波:奥兹的战争经历对其写作有很大影响。他是土生土长的以色列人,在其八九岁时以色列才建国,然后就经历几场阿以战争,与邻国矛盾很多。成年后,他也亲身经历了很多战争。这些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因此在其作品中,读者能很强烈的感觉到他对和平的呼吁,以及对时局的评论和见解。

  在以色列他还有一个称号“左手写评论,右手写小说”,其实,他也是一个很有号召力的评论家。不管是在小说还是在评论中,他都热情的呼吁阿以和平。他的小说中直接写道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矛盾的,以及英国监管的这段历史,还有一部《地下室里的黑豹》,讲的是监管时期,当地居民和英军的矛盾。综上所述,战争经历不管对他的创作,还是作品中想表达的感情,都有很大的启发。

  还有就是动荡的环境,战争的经历,对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点在奥兹作品中也能看到,一个个家庭的变得破裂,他笔下的这种家庭之谜,以及家庭让他不解之处,也都因为这些变得更加神秘。

  搜狐读书樊雅和:您觉得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风向是怎样的?奥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的障碍,您觉得是什么?

  彭波:我记得去年还是前年,我们曾请诺奖评委会的前主席埃斯普马克先生做过一个活动。当时大家也向他询问诺奖到底是怎样评出的。后来他发给我们一本书,其中讲到他对诺奖的认识,他从诺奖的设立,到诺将不断扩大影响力变成全世界看重的文学奖项讲起,也讲到诺奖确实跟我们想的一样,会考虑到地域,考虑政治,考虑各种各样的问题。假设今年是一位英国作家获奖,来年肯定不会继续是英国了,因为要考虑全世界地域分布问题。诺奖会选各国最知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其实也就是风水轮流转。

多家西甲球队对克洛普感兴趣,利物浦或将失去主帅_利物浦主帅克洛普外号

  奥兹是以色列的国宝,也是获奖呼声最高的作家,但以色列也不就止于奥兹一个作家。并且,诺奖的考虑地域方面可能还没考虑到以色列,毕竟很多国家三十多年没得过诺奖了。包括即使今年考虑到了以色列,也很可能还有其他的人选……这些都可能是奥兹获奖的一些障碍。

  2-1

上一篇:bsports体育-阿扎尔缺阵,皇马球迷呼吁俱乐部考虑引进新前锋_
下一篇:bsports体育-篮网队主帅谈未来计划:力争下赛季夺冠_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